有这样一群女研究员,她们跟污泥较上了劲,在安徽六安的试验田上施展“魔法”,让鲜花在污泥之上恣肆绽放。她们就是不久前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的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三峡上海院”)污泥研究室团队。
这支由21人组成的团队平均年龄33岁,女性占比62%,博士学历占比53%。她们把论文写在了山川大地上,脚踩污泥,心上开花。
剑指污泥处理
(资料图)
今年51岁的郭亚丽,是三峡上海院的副总工程师,也是污泥研究室的“领头雁”。2018年,郭亚丽组建起一支4人团队,把目光投向解决城市污水处理的“最后一公里”——污泥处置。
市政污泥主要来自污水厂,以我国城市人口基数计算,即便只有1亿人口的污水被处理,产生的污泥按最高2米堆放,每年也需要60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地方安置。然而,土地资源有限,这些污泥一旦被弃置,造成的二次污染势必影响长江综合治理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亚丽和同事们跟这些污泥较上了劲。
研究室成立初期,技术、项目经验都极度匮乏,团队足足花了两年时间开展调研。从江西九江到安徽芜湖,从安徽六安到江苏镇江,她们的足迹踏遍了几十座城市,收集到了大量长江沿线重要城市的一手数据。
2020年,多源污泥协同治理及资源化技术攻关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技术创新计划,团队也正式把实验室搬到了六安。“污泥治理是一城一策,六安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具有政策导向明显、运用场景丰富的先天优势。”郭亚丽解释说。
扎根六安后,这支剑指污泥处理的科研团队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研究室牵头人方宁撰写的涵盖城市污泥堵点痛点解决方案的报告获得六安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梅晓洁博士怀揣对科研的热爱一头扎进了实验现场;李静博士后在郭亚丽指导下策划的“污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风险阻控研究”项目,获得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左手搞科研,右手跑市场
脚能蹚泥爬矿山,手能挖泥挥铁锹。三峡上海院污泥研究室团队围绕核心技术展开攻关,把论文写在了山川大地上。
三伏天里,三四百公斤重的污泥在温室大棚里进行堆肥试验,到处散发着尿素的气味,工作一天下来,衣服上的味道几天都洗不掉。但是多年与污泥作战的经历,已经让这群女研究员对这个味道产生了“免疫力”。她们甚至调侃说:“污泥处置激发了女性追求美的天性,我们不仅要研发出高效的污泥制营养土,还要让它的气味和品相更好。”
科研成果需要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为了给污泥制营养土跑市场,她们和施工单位、园艺企业对接,到花卉市场、陶土市场、建材市场调研,不断扩大“朋友圈”,不少人甚至变成了植物专家、肥料专家和建材专家。
六安苏大堰项目成为污泥制营养土的最佳运用场景。施工团队主动找到梅晓洁,希望能多提供一些营养土,因为他们惊喜地发现,用这种土培育出来的绿树和鲜花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茁壮艳丽。
“污泥土得到有效处理并批量生产后,成本仅需每吨100元~300元,所产生的价值相当于市面上售价每吨500元~1000元的有机肥。”三峡上海院污泥研究室团队对污泥制营养土商品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污泥里开出鲜花
出差是三峡上海院污泥研究室成员的工作常态,这也让这支女性占主体的团队面临挑战。团队里有新手妈妈,也有二孩母亲,她们相互补位,尽量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
为了把六安的试点经验推广到长江沿线更多城市,团队成员次瀚林休完产假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初为人母的她,连夜坐车回家看一眼孩子,第二天天不亮就动身赶往下一个工作地点。这股坚韧的“她”力量也在激励着研究室里的年轻人。
眼下,研究室正在打造“一库一网两中心”的全过程智慧管控体系,对污泥从哪里来、经过哪里、到哪里去,做到全过程“三清”监管,力求在多源污泥安全处置、风险防控上实现技术突破。
实验基地里,各式各样的盆栽花卉恣肆绽放,梅晓洁正忙着总结污泥土壤中盐分变化对植物的影响。“看着这些用污泥土培育出的鲜花开得灿烂,无比幸福。”这是10年科研路对她的奖赏。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